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区大仓家属院小区东1排4号,张关昌租住的三层小院,一楼是“蚂蚁岭公益图书馆”,二楼是辅导孩子们课外作业的场所,三楼是他和妻子生活的地方。除了每周五去米庙镇石槽王小学上公益课外,张关昌大部分时间都守着图书馆,在电脑上设计图书馆管理软件、准备阅读书目,等待孩子们的到来。
从年10月辞掉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汝州,张关昌为了创建“蚂蚁岭公益图书馆”,节衣缩食一直坚持着,虽然目前他的公益图书馆项目已经有了汝州市区的“理想国”总部以及10余个分部,但依旧与他的梦想还有一大段距离。
“我做了这么多年公益图书馆项目,农村一些教师和家长还认为,让孩子们多读一些课外书,是在浪费学习时间。所以这个项目还需要持久做下去,才能达到预期效果。”站在记者面前的张关昌,35岁,穿着泛白发旧的T恤,时常带在身上的背包里,放着路遥的名作《平凡的世界》。
我就是孙少平的“原型”
“我觉得我就是《平凡的世界》中孙少平的原型。我的老家寄料镇拉台村蚂蚁岭,地处深山区,小时候最深的印象就是贫穷和饥饿。”张关昌的姐姐为了让弟弟上大学,主动放弃学业。那时候在汝州二高读书的张关昌,知道姐姐为了他而放弃了学业,便发奋读书。
年考大学时,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,张关昌报考了山西中北大学的国防生,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。那时,助学贷款还没有审批下来,一件单薄的衬衫从开学穿到冬天,宿管阿姨董秀兰注意到了他,把儿子的衣服送给他穿;班主任老师赵东花联系学院领导为他捐赠了多元以及复读机等物品;学院领导还给他提供了图书馆勤工俭学岗……张关昌很感激许多老师和好心人给他的帮助:“没有他们的帮助也就没有现在的我。我当时就一直在想,将来自己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了,一定要努力回报社会。”
投身公益图书馆志愿服务的行列
张关昌当时在大学图书馆勤工助学,不仅有更多读书的机会,还能发挥计算机专业所长,为图书馆设计管理软件,这为他后来建立公益图书馆带来了很大的帮助。年6月,大学毕业的张关昌在北京的一家软件开发企业找了一份工作。因为他平日里工作也不太忙,使得他有足够的时间去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ruzhouzx.com/rzsms/14026.html